12月16日下午,我校与六安市城南中学开展高一语文新教材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课题为《故都的秋》。合肥市教科院陈明杰副院长、教研员王金娥老师、合肥一中语文学科部主任汪梅林老师、工大附中骨干教师江娟老师到场指导。我校彭雯静副校长、教科室戴宏涛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刘万紫老师带领我校教师与六安城南中学教师交流学习,本次活动由高一语文备课组长张芳老师主持。
伴着冬霜初至,冬阳当空的美好时光,我校汪玉环老师从大单元角度出发,串联古今文人,从苏轼、郁达夫、史铁生的文章气质出发,立足《故都的秋》中清、静、悲凉的秋景,联系《我与地坛》中悲静的地坛之景,带领学生逐步感受、理解、把握中国文人传统的悲情审美,引导学生与古人共赏悲凉萧索中的别样韵致。
在悠然的音乐中,城南中学钱晓兰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始了赏故都秋景之旅。在钱老师动情的语言感染下,课堂从“故”字入手,逐渐拉开悲凉舒缓的悲秋情调。钱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情,指导学生品赏秋声、秋色、秋味。课堂以范例赏析,到学生自主赏析,让学生在课堂深入中感受郁达夫从悲秋到颂秋的感情变化。
两节展示课后,汪梅林老师细致分析了郁达夫的平民审美、物衰之美、主观情思等概念,给与会老师带来很多思考。王金娥老师肯定了钱老师语言用词的准确,并对汪老师落实新课标、新课程要求的设计理念提出了表扬,同时指导老师们对文本进行深度整合,并提出物我相遇、物我相融、物我相生等大单元整合概念。活动最后,由陈明杰副院长对两位老师进行点评,陈院长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勇于挑战的精神,并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全体教师指明了新课改部编版教材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向。
(图文 秦雯 审核 刘万紫)
上一篇:五爷折煞卑职了
下一篇:该院主要领导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