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组 汪钰
素养,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人生而有之先天具备的东西。
史宁中教授所言,素质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教养,即教育出来的素养。“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卢梭:“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洛克《教育漫话》:“我承认,有些人的身心生来就很坚实、健康,用不着别人多少帮助,他们凭着天赋的才力自由便能向着最好的境界发展,凭着天赋的体制能够做出奇迹。但是这样的人原来是很少的。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人之所以成好成坏,有用或无用, 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教出来的,多半是外在的知识和技能,育出来的才是内在能力和品格。
在素质形成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起了关键作用。
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秀发,就要让孩子每天抚摸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就要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从个体来讲,素养是个体习性、习惯;从社会角度讲,素养是一种社会价值,一种人类文明。
人是文化的产物,不仅我们的观念、价值、感情和行为模式都是文化的产物,就连我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以至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文化产物。人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人性就是文化性,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文化打交道,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
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林肯说过, 40岁以上的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素养的外在表现。
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核心素养指的是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
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行为方式的自动化。
素养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第一、要注意学科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用事实进行论证,用逻辑进行推理的思维能力。孔子一生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求自己。“毋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毋必”是指做事凡事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的。所谓事无绝对,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非常明显于辩证思想;“毋固”是指不能拘泥于固执,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一味固执只能使自己偏离轨道;“毋我”设指不要自以为是。第二,要注重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第三,要注重把单向思维改为双向思维。
综上,素养是我们每个人的门面,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培养学生的素养则更要靠教师在课堂当中的引导。教育,顾名思义,除了教书更要育人。将培养学生的素养作为课堂的导向,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希望去做也必须做到的事情。
教育者永远在路上。
上一篇:(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
下一篇:都是惩前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