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巨流河》时,因其书名,臆测这是一本波澜壮阔的小说,撰写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或是描绘一段动人心弦的情感,因此购之、读之,却没想到其文字之细腻、笔触之温柔、叙述之平静,且不乏激情和热血,不仅满足了我对它的全部期待,还远超我对文学、历史、时代变化的想象,使我沉迷、沉醉,细细品之,沉沉思之,感慨于数十年之剧变汇于齐先生记忆中的那条滔滔河流,感动于时代变迁下一个又一个生离死别的片段。今冬,国家疫情不减,在家备考备课之余,再次捧起此书读毕,更添新思,故以陋语评佳作,斗胆写一些东西,记录一些心情。
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是她自己的自传,执笔的初心,大约也是将自己所经历的风雨变化、山河激荡、沧海桑田的故事留下来,这些由她的眼睛、耳朵所记录的,由她的心和脑所体会的,在数十年的经历中缓缓沉淀的,时间长河中闪烁着的一颗颗闪亮的记忆珍珠。因此,这本书的第一层意味,便是个人的时代记忆。
正因为是个人的时代记忆,所以,齐邦媛先生将历史的流动和剧变,以独特的手法叙述出来,这种叙述一方面是温柔的,齐先生经历得太多,因此那些饱含着巨大变化和争议的年代,已经在她心头层层积累,如电闪雷鸣、疾风暴雨之后的细细雨丝,静静地,缓缓地,在你的心上铺上一层,因此读来也是温暖的;另一方面,这种叙述也是有力量的,因为无论是东北风云、抗战、解放,无一不是中国近代史上如黄河奔流一般的激烈变迁,于是,在《巨流河》中,齐邦媛先生更超出了个人的回忆,将家国存亡、世纪流转蕴于文字之间,若一颗强劲跳动的火热的心脏,使那些记忆,在特殊的时刻,带有不屈和强劲的力量。
这两种风格迥然相异,如磁铁的两极,一般难以融合。但是在《巨流河》中,两者的结合却张弛有度,毫无冲突。书中既写道:
“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那是一个我引以为荣,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中国不亡,有我!”
又记述着属于自己的爱与伤悲,正如当齐先生得知张大飞——这位年轻且受少女时期齐先生万般思念的飞行员——阵亡于抗日战场上时,她将悲伤化作这样的文字:
“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每看到那些平易近人的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口里由隘口回头看我。在她十二岁的时候,跟着哥哥们去爬山。那些大男生都已经爬下山,她在半山腰恐惧的进退两难,天渐黑,她在泪眼朦胧中,看到张大飞独自回头来找她,用他的棉大衣裹住她:别哭。”
书名为江河,书中从巨流河到永定河,从长江尾至长江头,从嘉陵江到淡水河,作者与叙事一起从北至南、从东到西的在中国大地上迁徙,如水中浮萍一般,经历了从一条大河到另一条大河的漂泊,感受那个特殊年代下普通人的迁徙,也正因此,《巨流河》的文字也像江河的流淌,有时平静,但内藏汹涌,每当你觉得它就要这样一直缓缓流淌时,那股澎湃的力量便激扬起来,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这便是温柔与巨力的融合,如其书名一般,如奔流的江河一般。
再读巨流河时,已不仅感到文字之温润,更感慨齐先生以一种别致的视角,给我们铺开了跨度近二十年的中国近代史画卷,沉重、冷静、激昂、悲伤,以特殊的个人经历,阐述了关于历史剧变的细节和个人感悟,虽然有些是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价值观下,选择性的看见和忽略,但总能体会到齐先生关于国家、关于民族、关于回忆的认真思考。因此,《巨流河》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时代记忆,更是国家社会历史剧变的一个剪影。
齐邦媛先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其父追随郭松龄反抗张作霖独裁失败,流亡关外,自幼年起便直接参与到近代历史的大事件中,这段经历不仅给造成了铁岭齐家命运的转折,更开始了齐邦媛幼年至成年的不断漂泊。待其稍稍长大,十二三岁的豆蔻年华,抗日战争又全面爆发,于是又只能从稍微安定的生活中,随着父亲迁徙至重庆,也正是在那里,她参加了由张伯苓校长所领导的南开中学。在这所至今全国闻名的学校中,她接受着来自包括张伯苓、朱光潜等名家大师的直接教导,也在由张校长提倡的“中国不亡,有我!”这一特殊校训中受熏陶,在一张张撤退到后方的难民、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军官以及一个个艰苦条件下苦读的学子的脸上,看到了许多许多超越她少女年纪的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印记,也因此,齐先生不仅直接参与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剧变,这些历史的剧变也随着少女的成长而不断塑造着齐先生的学术、精神与人格。在书中,她也这样写道:
“我有幸(或不幸)生在革命者家庭,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的平静及幸福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从心中抹去”,“高一那一年轰炸得最厉害,伤亡惨重……放空洞外,死亡的威胁不曾停歇,但在活着的分分秒秒里,听大人们谈论时局、分析时事,对我都是宝贵的启发。那是,轰炸的声音在耳内回响,但防空洞内所读书籍的内容也在心理激荡。”
虽然与齐邦媛先生的政治立场不同,对历史的观点和立场也不同,但齐邦媛先生对于民族和国家的珍爱,对历史的反思和坚毅、不屈的奋斗态度,可以深深打动着我,即便是在抗战最惨烈的时候,她依然“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敲响属于那个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的时代强音。中华民族,也正是靠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服输的怒吼,才从许多个黑暗的日子里走出来的,不是吗?
一本好书,蕴含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和使人手不释卷的魅力,令人感动、催人思考、使人回忆,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心情下,读出新的、不同的、独特的感悟。《巨流河》,因齐邦媛先生以自己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着、描绘着融合了个人的时代记忆与历史剧变的个人剪影的壮丽诗篇,因此深深地打动着我,使我每次读完,都会沉默良久,难以平息心中的难以名状的情绪,或许,厚重的历史情感本身就难以描绘吧。
上一篇:年产干花400万公斤
下一篇:(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