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班主任导师制度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班主任队伍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思想的实现效果,进而影响着学校其他一切方面的工作。青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缺乏成了现实工作中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为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发挥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支思想过硬、勇于奉献、具有一定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的班主任队伍,特制定此制度。
一、培养目标
师德目标:通过班主任导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爱教、爱岗、爱生、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不断进取。
业务目标:通过班主任导师的传帮带,使青年班主任掌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要求及方法,德育工作水平和效果明显提高。
二、培养对象
部分青年班主任(35周岁以下)
三、班主任导师的确定
学校将挑选思想业务素质好、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担任班主任期间任劳任怨且班级管理细致有效深受学生尊重爱戴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导师。班主任导师由政教处初选后报校行政会研究,最后由校长室确定。
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教师可申请担任班主任导师:
(一)有六年以上班主任经历的中学高级教师并在班级管
理方面至少有一次获区级以上表彰。
(二)有六年以上班主任经历的中学一级教师并在班级管
理方面至少有两次获区级以上表彰。
四、对青年班主任的要求
(一)端正态度,认真学习
1、认真学习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方法、艺术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
2、向班主任导师学习,虚心请教、诚恳接受导师指导,定期与导师交流,与导师一起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
3、去实践中学习,自觉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对实践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
(二)身体力行,积极实践
1、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思想、身心等各方面的情况,(帮助或)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做好学习有困难,行为习惯较差,心理有障碍等同学的疏导和转化工作。
2、组织主题班会、班委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组织
各种有益的德育活动,热情接待家长,必要时主动进行家访。
3、对班主任工作要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及时记录自己的
心得体会,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每周做一次总结并向导师汇报一次。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座谈及外出考察等。
五、对班主任导师的工作要求
(一)导师要本着对青年班主任的成长和学校发展高度负责
的精神,认真做好指导工作。做到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指导帮教与相互学习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班务实践相统一,班级工作独立负责与为他们创造条件相统一。
(二)在学生中确立并维护他们的地位,善于“搭台子”、“压担子”。
(三)经常与他们交流学生情况,交流班级管理中的心得体会。
(四)及时、负责地协助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对指导的青年班
主任进行考核与评价。
(五)每学期上交一份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心得。
六、考核与评价
建立青年班主任工作成长档案袋,收录相关内容,包括学习心得、公开性主题班会材料等。考核分二次进行,以学期为单位。导师与青年班主任捆绑考核,主要考核对象是青年班主任。
考核具体内容由检查学习心得、公开性主题班会、学生测
评、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班级管理绩效(依据《班主任绩效考核办法》)、政教处测评等。
(一)青年班主任考核评分(总分100分)
1、检查学习心得、自我总结评价、公开性主题班会、学生测评、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占10%,由政教处考核确定等级。
2、班级管理绩效等级占80%。依据政教处对全校班主任考核排名。
3、由政教处组织对青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综合评价,一学期一次,占10%。
(二)班主任导师的考核(总分100分)
1、指导的青年班主任考核评分,占80%
2、由政教处组织对班主任导师进行综合测评,一学期一次,占20%
七、班主任导师奖励办法
(一)班主任导师基本津贴参照包河区教体局骨干教师的津贴标准。
(二)学校根据班主任导师的考核评分在每学期结束对导师另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