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刘万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把握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景、情、理三者融合的写作特点。
方法与过程:诵读 启发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理解作者纵情山水的情感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一 导入(PPT.1演示课题、作者)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的孤灯下”,我想用这几句话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平凡的经历。
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苏轼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流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寄情山水,凭吊古人。
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而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板书:课题、作者)
二 整体把握
1.学生合作完成课文初读。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精美的语句或有难度的字词。
2.正音,指导诵读。
3.结合同学们的圈点,我发现大家和我在这几句话上有共识,下面我们一起逐句分析,共同学习一下。(学生按顺序朗读一句,解释一句)(PPT.2演示例句)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学生补充质疑。(除了这些字词句之外,同学们在字词句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大家讨论)
5.全班分小组完成一遍诵读,同时思考:立在赤壁之下的苏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PPT.3演示问题)
学生回答后明确小结:看到了自然之景,想到了历史之变,悟出了人生之理。
三 品读
有人这样评价苏轼的《赤壁赋》,说此文“悲喜皆由水月生”,果真如此吗?我们一起来搜寻一下文中的“水月”吧。(板书:水、月)
1.文中最典型的“水月”之景出现在那一段中?具体有哪些语句?徜徉期间的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PPT.4演示语句)
感受——“飘飘乎欲仙”。 (板书:乐)
2.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也是含有“水月”之景的句子,其中的“美人”是谁?整个句子在一、二段之间起到了什么作用?(PPT.5演示语句)
明确:美人,思慕之人。古代常用来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而对于作者,这“美人”却如月,隔空伫足,可望而不可即,正是仕途失意、理想渺茫的写照,不禁心生悲凉。所以此句在一二节之间起着由乐而悲的过渡作用。(板书:悲)
3.第三段中还有哪些与“水月”相关的语句?能不能联系这些语句说一说“客”因何而悲?
明确:(PPT.6演示语句)
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所引《短歌行》诗句正是曹操表达了求贤若渴,期待建功立业的雄心,自然会令人想到曹操当年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豪迈与气魄;当然更会令人借赤壁一地想到曹操败走华容道的落魄与仓皇。由景而诗,由诗而人,由人而事,少不了一声悲叹“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②“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成仙”“伴月” 的理想当然是“不可乎骤得”,且何况人对于宇宙而言,不过就像天地间一只小昆虫,一粒小米而已。人生如此,更令人黯然神伤,悲从中来。
是啊,英雄都不长久,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凡夫俗子。面对永无止息的长江,面对转瞬即逝的人生,怀想着遥不可及的理想,又岂一“悲”字了得啊。
可见,文章在这里正是借这一番“水月”告诉了我们客“悲”的原因:英雄难再,世事无常,人生易尽,难有作为。
4.第四段中,苏轼指出“水月”有着怎样的自然规律?他又是如何看待“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PPT.7演示语句)
明确:规律——“变”与“不变”
主张——物我永恒,何羡长江?物各有主,寄情风月!
如此旷达胸襟,不仅让我们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也让那悲中之客转悲为喜,继而“添酒回灯重开宴”直至“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板书:喜)
5.我们一起在音乐的配合下诵读课文,品味一下文中“水月”的魅力,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学习本文后,你对文中苏轼表达的思想有怎样的认识?你会怎样评价苏轼呢?(PPT.8演示配乐)
四 悟读
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思想的认识,表述评价,教师点评归纳:
多少年宦海沉浮,人生中起起落落,苏轼始终坚持着乐观豁达,四海为家,诗酒自娱,贫而不失其乐。(PPT.9演示林语堂评语)
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
今天,我们品读苏轼,读他的精神,读他屈心抑制、忍尤攘垢后奋起直追、超然于世的精神。
我们品读苏轼,读他看轻权贵,读他寒风傲骨,读他泰然处世,读他如欣然而立的翠竹,读他如郁郁葱葱的万年青。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和苏轼一起借着赤壁的一水一月品味了景、情、理在这篇游记里巧妙的融合,体会由乐而悲再喜的情感变化,更在主客一问一答之间触摸到了苏轼人生历练中矛盾并日渐成熟的思想。(板书:一问一答 景 情 理)
六 作业布置(PPT.10演示作业)
1、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一水一月 乐—悲—喜 一问一答
景 情 理
【设计思路说明】
这个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一水一月”为切入点,并将之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在一个课时内引导学生完成对主要内容的学习。同时也保留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显灵动便捷
|